事件回放2月21日,著名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公司公布重大人事变动:公司首席执行官卫哲和首席运营官李旭辉为公司近期存在的客户欺诈行为而引咎辞职。当天阿里巴巴股价下挫3.47%,次日收盘继续大跌8.27%,成交量创三年内新高。此后的内部清查显示,2009、2010年两年间,分别有1219家(占比1.1%)和1107家(占比0.8%)的“中国供应商”客户涉嫌欺诈;直销团队一百多名员工默许甚至参与协助骗子公司加入阿里巴巴平台。 从2009年开始,阿里巴巴国际交易市场屡遭欺诈投诉。为何时至今日,阿里巴巴才突然以“壮士断腕”式的举措高调处理企业中的不诚信事项呢?阿里巴巴集团到底存在着哪些方面的失误,从而导致了这场危机?哪些难题仍在困扰着此类集团公司?这些难题背后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阿里巴巴此次诚信门事件最直接原因是文化管控缺位、内部协同机制和管控平台缺失、商业模式创新乏力、对管理层的监管不到位、人力资源和营销管控未建立等,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缺乏一整套完善科学的复合型管控体系,以保障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落实。风险管控意识匮乏,供应链管控不成体系,战略联盟导入不全面,集团对打造生态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传导机制认识不足给这个正在兴起的电子商业 务王国以当头棒喝。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